不再“獨善其身”:這家電氣巨頭帶動全供應鏈減碳
阿迪達斯:以環保重贏人心
一家中國公司的愿景:用陽光修復地球
確實,能源轉型正在面臨強大的阻力。近期,新冠疫情和俄烏沖突對全球市場和經濟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在這些新的質疑之外,事實是世界各國在脫碳方面的進展非常緩慢,遠未達到必須實現的水平。世界上80%的能源消耗仍然來自化石燃料,而20%來自電力。甚至,60%的電力來自煤炭、天然氣和石油發電。到目前為止,可再生能源給環境帶來的積極影響包括能源自給自足、改善貿易平衡和增加工業發展機會,這些積極影響毫無疑問讓清潔電力的其他優勢黯然失色。
2022-09-27
全球能源危機使人們聚焦可再生能源,甚至超越對氣候變化的關注
食物、能源和水供應關乎人類生存。氣候變化帶來的自然變化,加上外部突發事件如俄烏沖突沖擊推波助瀾,使氣候形勢及影響進一步復雜化。世界正在緊急討論能源挑戰的解決方案。面對挑戰和沖擊最有力的杠桿,就是“戰略效率”。當今的數據技術加上人工智能,能夠在傳統的政府作用(如通過補貼、處罰等方面政策法規)之外,帶來史無前例的變革,助力實現廢物減量的目的。
2022-09-26
騰訊首席探索官網大為:世界正在緊急討論能源挑戰的解決方案
9月22日,國家發改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生態文明建設有關工作情況。針對俄烏沖突導致的國際能源供應緊張是否影響中國雙碳目標的問題,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司長劉德春回應稱,中國一定能夠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劉德春指出,過去兩年,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特別是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國際能源市場供需失衡加劇,全球減排進程遭遇波折。說明綠色低碳轉型絕非易事,必須立足客觀實際,處理好發展和減排的關系。
2022-09-22
俄烏沖突是否影響中國實現“雙碳”目標?國家發改委回應
一年多來,美國能源部的研究人員一直在科羅拉多州落基山脈的山丘中,與谷歌合作研究如何讓司機容易選擇排放更少溫室氣體的行駛路線。該項服務于去年10月在美國發布,今年在加拿大和德國發布,之后,該科技巨頭將在其他歐洲國家推廣該功能。環保路線選擇功能會在谷歌地圖碳足跡最低的方向旁邊顯示一片小樹葉,這是谷歌在2030年前實現凈零排放目標的過程中,為幫助他人“深度脫碳”所啟動的諸多計劃之一。這些計劃還帶來了額外的好處,那就是提高了谷歌在重視環境、社會與企業治理(ESG)標準的投資者眼中的地位。
2022-09-18
谷歌制定最雄心勃勃的可持續計劃,從三個方面幫助地球
申報榜單
申報時間
2023.01.13 - 2023.03.28
征集案例入口
申報時間
2022.01.01 - 2022.12.31
那些抨擊ESG和堅持應當“一切照舊”的領導者,他們的內心其實是恐慌的,因為他們的“老一套”正在受到威脅——不管他們是美國的還是別國的,是資本家還是投機政客。他們就是通過“一切照舊”干上來的,這就是他們掌握權力的方式。而ESG本質上強調的是透明度,而透明度意味著將權力交還給人民。所以它是一種重建信任的力量,讓人們相信,我們有能力共同撐起未來的幾十年。
2022-09-17
反對ESG的人,他們在害怕什么?
中國市場對阿迪達斯來說,無疑是重要且充滿挑戰的一個賽場。數十年前,品牌可以通過用產品為客戶帶來更多勝利的可能來收獲市場青睞,而如今品牌更需要的是責任的履行,并接受市場更多維度的審視目光。阿迪達斯需要通過更多實際成果,讓消費者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中選擇它們。
2022-09-16
阿迪達斯:以環保重贏人心
歐盟成員國能源部長9月9日在布魯塞爾齊聚一堂,共商抑制電價大計。面對俄羅斯的“中斷一切能源供應”警告,能源部長們在關鍵的俄氣限價方面存在巨大分歧,但在一些措施上取得了共識,包括限制非天然氣電力公司的收入、在高峰時段強制減少5%的用電量。今年7月,歐盟各成員國同意今年8月至明年3月“自愿削減”15%天然氣用量,以應對能源短缺問題。
2022-09-11
歐洲能源緊急會議:限收入容易,限俄氣價格難
今年夏天,干旱、熱浪和洪水已經成為全世界人們關注的焦點,但人們可能很容易忘記海平面上升帶來的迫在眉睫的威脅。然而,這種威脅實際上并沒有那么遙遠。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南極洲的一塊特殊冰蓋,該冰蓋因為其巨大的體積和極快的融化速度而被稱為“末日冰川”。9月5日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地球科學》上的一項新研究強調,它的融化速度可能比預期的還要快。
2022-09-10
科學家稱,地球的“末日冰川”岌岌可危
加載更多